日前,中国银监会召开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被列为工作重点。会议强调,要从降杠杆、压缩同业投资、整治违法违规业务等十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全面加强硬性约束制度建设,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
不难看出,在延续2017年强监管、严监管的基础上,监管层结合此前“三三四十”大检查的各项结果,正在推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在严监管、强监管加码的同时,本次会议还释放出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信号:2017年有哪些亮点?
会议指出,2017年银行业出现了积极变化。其中,“银行业总资产增速低于全年新增贷款、同业资产负债收缩,表外业务总规模逐月回落”等均被视为亮点。“收缩”和“回落”成为银行业提质增效的代表,这体现了监管思路的鲜明变化。
实际上,这些变化已有预兆。2017年11月24日,银监会副主席曹宇在城商行年会上明确提出,要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而本次会议可谓与前述政策逻辑一脉相承。从关注规模到强调质量的背后,是监管层对风险隐患的高度警惕,是对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鼓与呼。
由此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规模和速度还要吗?
其实,监管思路和政策重点的转向不是在否认发展,而是力图纠正此前部分机构出现的“规模迷信”与“速度狂欢”。要改变的并非规模大与增速快本身,而是要改变靠规模和速度掩盖的“假发展”与“伪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真问题。
“假发展”是指低质量、高风险、无法长期支撑的发展。在此前相对单一、需求旺盛的金融环境中,银行处于金融供给的“卖方市场”,其凭借“资本投入、规模扩张、销售主导、利润考核”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坐享红利;而随着实体经济需求的变化、多层次融资体系的完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革新带来的外部挑战,以及在新形势下不断提升的服务和产品需求,传统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传统“息差”收窄带来的盈利压力骤增背景下,部分银行依然诉诸规模扩张维持表面发展,并进一步带来了“伪创新”。
所谓“伪创新”,主要是指以套利为主要目的的创新。如果说“假发展”带来了银行业自身的长效发展失衡,那么“伪创新”则动摇着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威胁着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变化,金融业本身也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多名目繁杂的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其中确有符合民生、企业发展需要的优质产品,但也不乏一些披着“创新”外衣的违法违规产品。这部分交易结构复杂的新业务、新模式,通过层层嵌套,部分机构还借助各种通道将资金违规投入房地产、股市、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这不仅导致风险互相交织、无法探明,还会让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滞留空转,导致“脱实向虚”问题,并推动实体企业融资通道受阻、融资成本上升。
本轮强监管正是冲着上述乱象而来。政策上,严监管的大方向已经毋庸置疑。针对上述“假发展”与“伪创新”,本次会议态度鲜明,继续压缩同业投资、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等,均是对上述乱象的有力回击;行动上,监管层并未让政策停留在纸面上,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态度。就在近期,一系列大额罚单的开出和相关责任人的惩处震动了市场。
当然,严监管、防风险并不意味着不发展、不创新。本轮监管政策更多是细化标准,使得政策的可操作性更强,灰色地带更少。日前,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强调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银行业出现的一些乱象,不是创新本身导致的,而是部分金融机构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扰乱了市场秩序。在具体的文件中,银监会既没有设定新的监管标准,也未对某类业务或某类机构进行限制,更不会制止合理的金融创新,而是鼓励银行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创新业务。
在初期的普遍忐忑之后,市场也更加理解本轮监管强化行动,部分机构也顺势而为,谋求以合规、实干来塑造新的比较优势。据媒体报道,此前业内机构人士聚集在一起时多交流做大业绩和规模,而现在焦点都回到了合规经营上。这表明,清晰的政策、坚决的态度和务实的举措已经传递出了鲜明信号:监管漏洞正在被堵上,滥用规则致使“劣币驱逐良币”的时期已经过去,告别“假发展”与“伪创新”,比拼实干实力的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