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伟华
亚洲股市最近几日的持续下跌、印尼等国部分经济指标的下滑、大量出逃的外国资本、资本大鳄做空、美国量化宽松的可能退出……种种迹象引发市场对另一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担忧。但已经经历过几次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风暴洗礼的新兴市场,早已有了相当强大的抵抗能力。再掀起一场金融风暴,谈何容易!
危险信号亚洲股市受美股拖累全线下跌
美股21晚收市全线下跌,亚洲股市受其影响未能幸免,22日早普遍跟随欧美股市下跌。
日经225指数报13289.14,跌135.19点或0.65%;韩国股市报1845.78,跌 21.68点或1.16%;澳洲悉尼普通股指数报5033.3,跌56.98点或1.12%。
香港恒生指数午盘也跌了0.7%,中国台湾加权报7782点,跌50点或0.64%。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股市跌幅也都在1%以上。
相比之下,上证指数和越南股市表现比较坚挺,基本实现平盘。
印尼股市两天重挫9%领跌全球
继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综合指数周一暴跌5.8%后,周二盘中再度暴跌超5%,随后跌幅有所收窄,截止收盘,跌幅为 3.21%,报4174.98点。两日累计下跌9%。
随着印尼基本面各项指标的不断恶化,该国的股市及汇率市场在近期也表现得越发糟糕。截至本周二收盘,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下跌3.21%,最终报收于4174.98点。
CNBC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国股指在过去的3个月里下跌幅度约20%,成为同期表现最差的新兴市场股市指数。印度股市表现也较差。周二,印度孟买Sensex指数,在周一下跌1.6%的基础上,继续跌去0.4%,在最近三个交易日该指数已经累计下跌了5.6%。
印度印尼货币贬值剧烈
周二,印度卢比的汇率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在周一63.13的基础上再贬值1.4%至64.12,自三月刷新历史记录之后,截至目前,印度卢比又贬值了近14%,成为今年亚太地区表现最差的货币。
公开资料显示,印尼中央银行公布经常帐赤字高达9,800亿美元,数目达到其GDP的4.4%,是十多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赤字。此外,印尼盾汇率创出新低,周一盘中低至 1美元兑10608,为2009年以来最低点。
资本大鳄做空亚洲
20日亚洲股市的暴跌甚至被媒体称为“小型金融风暴”。确实,当日亚洲新兴市场,包括印尼、印度、泰国等,股市和汇市同时受压。分析认为,触发亚太股市新一轮震荡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内伤严重,另一是美国QE退市阴霾下,资金纷纷大逃亡。
不少投资名宿对亚洲市场转趋审慎,当中“商品大王”罗杰斯重申,正沽空印度市场,因印度卢比不断贬值、政府负债高、财赤与经常账赤字恶化。
对于亚太股市的动荡,罗杰斯坦言,近期不会买入任何市场的股票,因各国都有自身的问题,他相信,欧美日英最终会停止印钞,届时便可能引发另一个金融危机,预计明年全球经济体会衍生出更多问题。
原因探析
美联储周三发布了7月份货币政策制定会议的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理事广泛支持伯南克在经济状况改善的前提下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规模的计划,这使得套息资金开始撤出新兴市场,对股票等资产带来压力。
市场分析称,自美联储释放出可能收紧流动性的信号后,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汇市便开始出现持续恶化。
赤字、通胀内忧不断
如果说美联储退出QE是外因,导致资金撤出印尼等国家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来自其国内。
印尼经济数据显示,印尼二季度经常账户赤字规模已经达到了98亿美元,这已经是印尼经常账户连续第7个季度现赤字。98亿美元占了印尼二季度GDP总量的4.4%,同时,赤字规模远超上一个季度的58亿美元,彭博汇总的数据还显示,该数据更是创下了自1989年以来的最大季度赤字规模。
而随着印尼经常项目赤字的迅速扩大,该国的进口数据也在今年上半年呈现疲软状态。印尼的大宗商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美元走强,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在近几个月走低,印尼今年 6月份的出口总额同比下滑4.5%,而市场此前预测的中位数则是增长1%。
除了规模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打压印尼经济的另一大因素则是该国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印尼7月份的消费物价水平同比上涨8.61%,高于此前彭博社采访的23位经济学家的全部预测,8.61%同样远远高于今年6月份5.9%的物价同比增速。
爆发另一场危机可能性不大
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各经济体间隔出现恐慌已是常态,资金撤出新兴市场不止一次。全球资金在恐慌之下,一会儿撤出欧洲,一会儿撤出亚洲,波动剧烈,但从长期走势来看,却显得较为平缓。
经历数次金融危机的洗礼,新兴市场已经有了对付危机的绝招。欧债危机发生时,欧洲向新兴经济体求助,正因为这些新兴经济体手中有大把的现金。虽然新兴经济体这两年外汇储备有所降低,但携手抗击做空者绰绰有余。
市场人士也认为,美国将逐步退出QE的预期,对过去五年来享受了国际流动性盛宴的新兴市场带来压力,尤其是那些经常赤字较大、依赖海外融资的经济体,短期内仍将经历资本外流和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考虑到各国外债水平远低于以往,且外汇储备大量累积,新兴市场重现重大全面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今日亚洲与1997年金融危机时有六处不同
据《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报道,目前亚洲的金融状况看上去如此眼熟,货币大幅贬值、经常帐赤字扩大、央行调整政策以平息市场动荡。那么,这会是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现吗?BBVA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史蒂芬·施瓦茨称认为今日亚洲与1997年金融危机时有六处不同。
1、浮动汇率。不同于1997年,亚洲经济体大多不再维持联系汇率机制,该机制下很难应对投机者。所以,当卢比、印尼盾或泰铢下跌10%时,这或损害投资者并短期内惊扰商业。但中期内,这可成为经济的缓冲阀,使商品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并刺激国内消费者减少购买进口商品。这还使央行保存外储以支付进口商品和外债。
2、外汇储备。亚洲央行的实力本质上远强于1997年。印度央行被批评未能扩大外储,但目前已高达2540亿美元,规模难以忽视。1997年危机中心的泰国,今日外储达到1700亿美元,该国当年被IMF救助时外储几乎为零。
3、透明性。1997年,泰国政府并未披露在远期外汇市场中下注300亿美元。施瓦茨称:“泰国耗尽了外储,这让IMF团队都感到震惊。”今日所有国家都提供外储、银行业不良贷款详细数据,这让市场能够更早的做出反应,不会突然调整。
4、经常帐平衡。印度和印尼情况恶化,泰国和马来西亚严重性弱些,但相比1997年,问题要小得多。在危机前三年,香港地区、印度、印尼、韩国、菲律宾和泰国,全都赤字高企,部分经济体达到两位数,今日,香港地区、菲律宾和韩国实现盈余,台湾地区盈余甚至超过了1997年。
5、外债。外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扮演关键角色,公司、银行和政府借入了大量美元债务,但他们的收入为本地货币。当货币贬值,公司和银行无法支付债务。尽管过去数年债务水平攀升,大多为本币债务。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外流不会引发部分伤害,但损害程度将很轻。
6、银行业改革。1990年代,银行业监管以今日的标准看十分原始,资金被四处用于可疑性投机。施瓦茨称:“那时资金利用的质量低于今日,存在货币错配、投资发生于错误领域。”在印尼和韩国,银行和公司间的亲密关系导致糟糕的贷款决定。尽管目前糟糕贷款决定仍普遍存在,监管已经严格多了。
(本报综合)
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这是继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一次重大事件
文章来源:燕赵都市报